摘要:在法律定义上,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那么,商业贿赂有什么特点呢?从目的上看,是为了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争取交易机会或者交易优惠条件。下文广州轻罪辩护律师为您详细介绍。
什么是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采用给予、收受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等手段,以提供、获取交易机会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
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给予或收受回扣;
2、假借广告费、咨询费、赞助费等名义给付或者收受各种经济利益;
3、以报销各种费用、提供旅游、娱乐等方式进行商业贿赂;
4、违规附后赠现金、物品行为;
5、支付非法佣金。
商业贿赂行为有哪些特点?
1、从目的上看,是为了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争取交易机会或者交易优惠条件。行为人只要具备获取交易机会和优惠条件的意图和目的,不论是否实现,都可认定。
2、从行为本身看,是采用给付财物或者其他利益进行收买,这是贿赂的本质。该种财物的支付,往往采用秘密的方式,表现在财务会计记录上,通常采取伪造账册凭证、编造会计科目、虚构支出项目、不记正规账目等方式进行掩盖。
3、从贿赂的对象看,一般是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对于第三人利用其地位或影响,帮助他人获取交易机会或交易优惠条件而收取贿赂的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对此没有行政处罚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