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一元刑事辩护网 > 职务犯罪

公安机关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来源:一元刑事辩护律师网 作者:丁一元律师 时间:2021-04-20

  若是企业单位的员工或是管理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原本属于企业单位的财物私自占为己有,达到一定数额的话,是要依法立案追究的。那么公安机关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进行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安机关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以殴打、捆绑、违法使用械具等恶劣手段逼取口供的;

  (2)以较长时间冻、饿、晒、烤等手段逼取口供,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体健康的;

  (3)刑讯逼供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轻伤、重伤、死亡的;

公安机关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4)刑讯逼供,情节严重,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刑讯逼供,造成错案的;

  (6)刑讯逼供3人次以上的;

  (7)纵容、授意、指使、强迫他人刑讯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8)其他刑讯逼供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此处所称“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所称“企业”,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如商店、工厂、饭店、宾馆及各种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者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三、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